在上海宝钢股份1580智能车间,一部部行车正在空中自如行走、吊卸钢卷,驾驶舱内却空无一人,灯光昏暗的整片作业区域也难寻一人,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黑灯车间”。这个车间是宝钢在全球制造业面临重大调整、国内钢铁业步入“冬常态”之际,进行的一次“工业4.0”试水。
1580智能车间既是上海智造的代表,也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这个标杆背后既离不开宝钢自身的自主创新,也得益于全球的分工协作。故事的主角除了宝钢,还有一家德国跨国企业、工业4.0的发起者——西门子。正是宝钢与西门子相互借力,发挥各自优势,催生了这座先进的智能车间。
伴随进博会的举行,这样的“经典合作”定会层出不穷。
分工协作相得益彰
改革为中国提供了创新和技术的沃土,开放则推动中外制造业交流不断扩大,带动更多、更新的技术应用在中国落地生根。40年间,中国从快速追赶到融入全球社会;而跨国公司在中国也从试水,到携手合作融入中国社会,始终与中国相迎相伴。
“中国制造业从小变大、由弱变强,离不开融入全球分工协作体系的助力。”正如西门子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赫尔曼说。以宝钢为例,1978年12月23日,宝钢在上海打下第一根桩基不久,西门子就向宝钢提供了冷轧自动化系统,此后的40年,西门子始终与宝钢相伴前行。40年后的进博会上,西门子第一次全景呈现其在数字化企业、可持续能源、智能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医疗等领域最新的解决方案和应用实例。“我相信进博会将成为西门子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在新时代增进交流、共同擘画数字化创新和技术蓝图的重要平台。”赫尔曼说。
跨越时代、跨越国界的强强联合、分工协作,打造了一个个被时代所铭记的“大国重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制造业。
2017年5月5日下午,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架机在浦东国际机场一飞冲天,亿万国人的“大飞机梦”终成现实。C919这一创新工程,不但要举全国之力,更要聚全球之智。国际上,几乎没有飞机是完全在一家工厂里生产出来的。正如GE旗下昂际航电相关负责人所言,在一个国际分工与合作的时代,每一个螺丝钉都要国产已经不可能,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的飞机以及中国的航空工业也是世界的一部分。“在全球范围开放式地寻找优秀供应商提供产品部件和服务,并由主制造商进行定义和集成的飞机,这才是航空界认为的‘国产’,而C919就是这样的集大成者。”GE航空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向伟明说,借助进博会大平台,GE航空将向世界展示其最先进的飞机发动机、维修服务方案以及数字化产品服务,与中国同行共同探索和开创更为多元化的合作和发展契机。
市场越做越大
当前对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持续看好,是跨国公司的基本判断。而这种判断来自中国过去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正是因为改革开放,来自不同国家、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的跨国企业,带着对工业进步同样的最高追求走进中国,一同创造社会价值。
上世纪90年代,当德国一些企业对是否到中国投资踟蹰不前时,当时的西门子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冯必乐说:德国企业不去中国的风险要大于去中国的风险。就在不久前,有记者问西门子全球CEO凯飒,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哪件事情给他留下了最深的印象。他说:签证。就在今年初,他成为第一批获得十年期中国签证的外籍人士。他说,这是一种最大的信任。“信心”与“信任”,是一种超越单纯的商业动机的默契与相互尊重,是推动合作的精神力量。
只有建立在信任基础上,市场才能越做越大。数据显示,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中国的制造业产值占全球的20%。与此同时,中国正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这意味着,中国对生产装备不仅有数量上的需求,更有质量上的要求,需要从全世界进口最先进的装备。进博会为全球顶尖技术装备企业提供了一个向中国和全球自我展现的绝佳平台。
施耐德电气1987年进入中国,从渤海之滨一家不足百人的小型合资工厂起步,将中国发展成为其全球第二大市场,从最初专注于中低压配电及工业自动化,发展成为今天的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领导者。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说,“进博会是中国继续深化开放的展现,也是中国主动向全世界开放市场的积极姿态。这为我们在中国可持续发展增添了信心和动力。”进博会上,施耐德电气将向中国和世界分享最新的数字化创新成果。
博世(中国)投资公司总裁陈玉东也表示,博世期待在这个世界一流的博览会平台向中国和世界分享创新成果。自1990年在上海开设第一家办事处以来,博世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如今,博世在中国拥有62家公司以及近6万名员工,中国已经成为博世在德国之外的最大市场。“从零部件和产品型制造企业向物联网公司转型,博世将持续深耕中国市场,用领先的互联科技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轻松、简单。”
作为产品和技术居于世界前列的机器人综合制造厂商,那智不二越一直把深耕中国市场作为公司发展的战略。公司副总经理刘晓兵表示,那智不二越给进博会带来了全新型产品和机器人,希望能通过这一平台与中国知名企业以及与中国制造业前沿企业达成战略性合作。进入中国市场14年来,目前那智不二越在中国市场的产品主要以工业产品为主,口号是“为制造业做贡献。”刘晓兵希望借助进博会让这个口号变得更响亮,也希望更多中国企业与客户能通过进博会了解那智不二越。
上海制造的机会
进博会的举办,对于上海来说是一次借力各方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机遇。
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培育了汽车、电子信息、成套设备、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精品钢材、生物医药六大支柱产业。而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让上海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制造业的重要性。
2016年初,上海首次提出量化指标——2020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力争保持在25%左右。之后陆续出台的上海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7条”、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50条”等政策举措,让外界看到了“上海制造”的决心。
“沃尔沃正式在中国设立总部之前,我们在中国大约有500家供应商,其中超过半数集中在长三角。而上海在长三角地区又拥有最好的汽车产业环境,所以我们选择将中国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设立在这里。”参展进博会的沃尔沃集团中国区党委书记李香花说,“沃尔沃中国研发中心对人才的要求非常高,上海为此提供了绝佳的环境。”李香花说,从产品到服务,再到系统研发、企业创立,中国与世界已经深度融合,作为一个创新创业的基地,上海正孕育着全球合作的新契机。
通过进博会可以发现,随着全球产业分工出现新的变化,跨国公司不断调整全球的产业链布局。要擦亮“上海制造”这块金字招牌,还要更清晰把握新时代上海的资源禀赋。“上海要集中火力,有所为有所不为”,上海市经信委主任陈鸣波说,把握上海制造的内涵特质,应该注重高精尖的属性要求,体现智能融合的时代特点,突出质量标准的导向引领。
就在进博会开幕前几天,ABB宣布投资1.5亿美元在上海新建一座其全球最大、最先进、最具柔性的机器人工厂,实现用“机器人制造机器人”。这座超级工厂建成后,年产量将达10万台,整个上海的机器人年产量也随之翻番,将有力支持上海及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ABB集团首席执行官史毕福表示,“我们认为上海是最合适的地方。”这几年来,在浦东的ABB机器人基地,诞生了众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比如,世界上第一款真正实现人机协作的双臂工业机器人YUMi,应用于3C行业的最新款小型机器人IRB 1100等。
就在ABB之前,特斯拉超级工厂也宣布落户上海,这些都是上海加快实施汽车、飞机、船舶等产业对外开放的“成绩单”,将有助于集聚全球高端要素,与上海制造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在先进制造业方面实现扩大开放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陈鸣波表示,借助这次进博会,要向世界传递上海以开放合作的姿态坚定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决心和信心。
面向未来20年,上海一直思考如何构建新的产业发展格局。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上海也在积极抢抓机遇,这也是上海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创造新价值的必然选择。
声明:家居世界网http://www.jjgod.cn 刊载此文仅作传播之目的,不代表本站观点。